2)第八十四章 重写申请书_渭北上门女婿后传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家庭成分按理可以填写“革干”,为什么却填成了地主?起这件事还有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:原来,他曾经和在西安工作的姐姐商量过家庭成分的事情,姐姐咱爸解放前在农村买过80亩土地,应该是地主了,就填地主成分吧。就这样,他们糊里糊涂地把家庭成分填成了地主。其实,他父亲解放前是一名职员,解放后就在地区文教局参加了工作,父亲在农村就没有家,也没有参加过土地改革,当然也不可能被定成地主成分。闹了这么天大一个笑话,后悔也来不及了。后来,姐夫取笑他们:没有见过们这样的人,自己给自家定了个地主成分。这样的事情给别人了,谁听了也不相信,直摇头:不可能,不可能!可这事情,就实实在在地发生了,就发生在这个不可理喻的张德仁身上。

  最让人不可理解的是,德仁现在提笔要重新写入党申请书了。半夜三更的,他睡不着了,悄悄地爬起来,拉亮台灯,用报纸遮住,静默一会,用钢笔在纸上工工整整地写下“入党申请书”五个字。突然,20多年前他第一次写入党申请书的情景浮现在眼前。那是1956年的一个深夜,他参加工作不久,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潮鼓舞着他,是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吸引着他,他提笔写下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。正像当时所有的热血青年一样,他憧憬着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,愿把青春献给亲爱的祖国,愿把一颗红心献给亲爱的党。他倾注在申请书中的可是一片赤诚和热忱!

  谁能想到,在1957年的整风运动中,他被打成右派,这份用满腔热忱写成的入党申请书,竟然成为批判他伪装进步、伪装革命、伪装积极的罪证,那一句句、一声声义正词严、声色俱厉、极尽挖苦和讽刺的发言,就像一把把利剑刺透了他赤诚的心……现在一想起这些,他就脸红耳赤,浑身颤抖,就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一样。夜深了,面对着这五个字,他心中涌动着千言万语,一时之间,却再也写不出一个字来了……

  正在这时,秀兰醒来了:哎呀,仁仁,干什么呢?我都睡了一觉了,还在那儿坐着,半夜三更的,写啥呢?

  秀兰爬起来,走到他身边一看:入党申请书,仁仁哥,还不死心?一个摘帽右派,谁信任哪?再,已经40多岁了,恢复了工作,有事情干了,今后就好好地抓抓孩子,过过安乐日子,何必再拼命苦干,跟自己过不去呢?

  德仁搂住秀兰坐在床边:兰兰,我不甘心,1957年摔了跟头,蒙了冤屈,现在好了,一切恢复了正常,正是我甩开膀子大干的时候了,我应该申请入党,证明一下自己的赤胆忠心。

  秀兰望着德仁,一脸稚气的:仁仁哥,我问,要心里话,老实话,真的相信共产主义吗?觉得共产主义能够实现吗?

  德仁的眼里放射出格外明亮的光芒,充满了对美好前程的憧憬:兰兰,我相信共产主义,我相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够在中国实现。

  兰兰幽默地笑笑:的就是过去人们常的共产主义?点灯不用油,耕地不用牛;楼上楼下,电灯电话;干活不记工,吃饭不花钱;人民公社是金桥,通向共产主义的路一条……

  德仁忍俊不禁:好了,这只是人们在经济落后时期想象中的共产主义,其实并没有出共产主义的本质。

  秀兰:好好好,就共产主义的本质嘛。

  德仁想了一想,眼睛里闪烁着希望的光芒:兰兰,我想象中的共产主义社会,是这样一个美好的社会,人们的觉悟很高,物资产品十分丰富,需要什么就可以获取什么,可是人们又很节约,绝不浪费一点社会财富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602cs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